纪录片拍摄的铁律

2022-02-02 00:00
主页 > 资讯 > 纪录片文章

拍摄人文景观纪录片要注意哪些方面

从内容特征和审美特征来看,电视纪录片应该是社教专题片下面的一个类别。但在实际操作中,纪录片在拍摄周期、经费规模、拍摄细致程度等方面,与一般的社教专题片又很不相同;所以,在电视人眼中,纪录片常常被看作一个单独的类别。拍摄电视纪录片所要注意的问题,与社教专题片所要注意的问题相类似,一般的要求,可以参见“拍摄社教专题片需要注意些什么?”一节。除此之外,作为纪录片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以下两点值得强调:首先是题材的重要性。较之一般的社教专题片,题材对纪录片的意义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题材选择恰当,作品就成功了一半。纪录片中,又以人文类纪录片的比例最大,所以这里专就人文纪录片的题材提点建议。从比较成功的作品看来,人文类纪录片的题材大多具备人文内涵深厚、传奇性强、有故事性等三个特点。为了寻求能使观众感到震撼的“人文内涵深厚”的题材,纪录片编导有一个行业习惯,即喜欢在绝大多数现代都市观众(他们是纪录片观赏和评价的主流人群)所不熟悉的生活领域去寻求题材。本来,现代都市生活也有很深的人文内涵,但由于每时每刻各种现代新闻手段对都市生活信息的泛滥传播,已经使观众的神经麻木了;同时,都市生活里的种种物像景观,对都市人来说,作为观赏元素也丧失了新鲜感。于是,那些存在于偏远地域,与现代都市时空隔绝的人群的生活,便容易令现代都市观众感到陌生,蕴涵于那种生活之中的人文意义,更因此比较容易在电视片中获得充满新鲜感的图像表达,从而引起都市人群的关注。比如,纪录片编导津津乐道的所谓“人的艰难生存方式”这样的人文内涵,在生活于冰天雪地并生食海豹肉的因纽特人那里,就比较容易找到新鲜的图像表达元素,并能够较为容易地让都市观众理解。经典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就选取了这个题材并获得成功。获多项国际大奖的作品《平衡》(彭辉编导),聚焦的是为保护藏羚羊而在极其艰苦环境下工作的可可西里“野牦牛”动物护卫队的事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自然环境的严酷、自然景观的苍凉、偷猎者的残忍,等等,赋予环境保护斗士们生命的悲壮。在这里,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生与死等主题,很容易被感知和表达。而那里与都市迥异的物像景观,也非常有利于唤起电视观众的视觉激情。我在当年参加该片策划的时候讲过,只要走进去,就成功了一半。摄制组的同仁们用他们艰苦的工作把作品推向了全面成功。综观纪录片的实践现状,至少在国内,编导们非常偏爱大多数现代人不熟悉的题材领域,有人概括为“幽、奇、险、怪”的题材领域。比如,王海兵的《深山船家》聚焦深山里最后的人力船运工的生活;梁碧波的《马班邮路》表现山区最后的马帮邮递员生活;等等。传奇性也是选择纪录片题材时经常被考量的一个因素。因为,上面说过,纪录片编导偏爱人们不熟悉的生活领域,但现代人真正感到陌生的生活领域是不多的。而如果换一个角度,以经历的新异性为视角去观照题材,那么,传奇性也就可以进入“不熟悉”的遴选视野了。梁碧波的《三节草》所关注的,是泸沽湖摩梭族王妃萧淑明从成都女中学生变为摩梭族王妃,既而成为神枪手,再而在文革遭受坎坷,最后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新生的传奇经历。这种包含传奇性的题材,除了其本身具备很强的观赏性以外,其中的主人公经历往往包含命运的无常、世事的沧桑等足以引发人们唏嘘慨叹的诗意要素,这足以令纪录片编导着迷。至于纪录片题材的故事性,是编导们在实际操作中所关注的一个因素。没有故事性的题材可否构成纪录片?回答是“当然可以构成纪录片”。但有故事性的纪录片更具有可看性。而纪录片的故事性主要来源于题材的故事性。纪录片的故事性不同于文艺作品中的故事性。文艺作品中的故事性是由作者创造的,其特征为“虚构”。而纪录片的故事性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题材所包含的,它主要是一种“发现”而非虚构的产物。纪录片的故事性,其实就是一种为编导所发现、并通过适当安排而表现在节目中的、包含冲突和悬念的生活的动态演进。以表现某个处于发展初期的民族的生存状态为例,作者既可以静态地表现这个民族的服饰、居室、生产、习俗、文娱、宗教等等生活内容,也可以选择一户典型,通过他们的一次重大的狩猎活动,从表现其准备、出发、寻找、发现、追逐、射击、猎获、回归、庆贺、聚餐、祈祷、欢舞等多个环节,把上述因素贯穿在其间予以表现。前后两者的内容是接近的,但后者的观赏性显然要优于前者,这就是故事性的意义;而这后者故事性的获得,并不是编导凭空虚构的,而是存在于现实之中而为编导所发现和表现罢了。这里要提到一个纪录片拍摄中不能回避的话题——“再现”。再现并不仅仅用于寻求纪录片的故事性,出于非故事性的表现目的也可能导致再现,但无可否认的是,当我们把故事性作为一部纪录片的要素予以考虑的时候,再现便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在纪录片拍摄的实际过程中,常常有为拍摄需要而按照生活原貌请当事人重新表现某些情景的情况。就连前面提到的《北方的纳努克》这样公认的经典,其中猎杀海豹的过程,也是用这种方式拍摄的。其中的主人公从冰窟窿里猎取的海豹,实际上是一头先前猎获而被放置在冰窟窿中的死海豹。后来的不少论者对作者的这种不得已的措施表示理解。他们认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猎人肯定要打猎;但他们的具体斩获却又是随机的。当纪录片编导人员去表现猎人生活的时候,如果不作适当的再现处理,也许摄制组在猎户家中住上几个月甚至连一只兔子被捕获的场面也拍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出于节省经费的的考虑,也会促使编导去“再现”。当然,这种再现遵循如下原则:当事人的生存状态中原本就包含作为再现对象的生活内容,并且这种内容的确是以片子中所再现的那种方式存在的。如果再现的内容在生活中原本就没有,或虽然有但不是以片中的那种方式存在,而是由编导凭空杜撰的,那就违背了再现的原则而近乎谎言了。尽管有上述理由,但还是应该强调,由于目前对这一手法存在着争议,而真实又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片种特性,所以,我们对纪录片中再现手法的运用,仍然应该持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其次,重视审美创造。社教专题片就比较看重审美创造,而纪录片尤其如此。经常听得人说,纪录片较之一般的社教专题片,更有一种令人难忘的魅力。画面,常常有摄影作品的美感;解说,有散文般的色彩;音乐音响,常常能使人置身诗意的境界;而节奏,更包含着与观众心灵相通的起伏。农户炊烟,空山夕照,几声孤寂鸦聒,三两淳厚谣讴,让人蓦然体味深深的感动。这就是纪录片审美创造带来的美感享受。如果说,新闻专题片关注的是将事件或事实讲清楚,一般的社教专题片致力于用一定的审美手段来帮助人们接受事件或事实的叙述,那么,在纪录片中,叙述事件、事实与给人审美享受,便成为同等重要的工作。从一些成功的纪录片看来,艺术化的摄像,撩动心灵的解说,出于表现考虑的音乐,营造意境的音响,精心安排的节奏,等等,都是导致其成功的有机构成。《平衡》(彭辉)、《藏北人家》(王海兵)、《三节草》(梁碧波)等,无不如此。所以,如果你准备拍摄一部能称得上纪录片的电视片,你必须把上面提到的各个方面都予以精心考虑,并在各个环节按照审美的要求加以落实,然后在后期剪辑中牢记审美创造的使命,并最终把它们统一在你的成品中,从而,赋予你的作品以审美意义上的感动人心的品质。

纪录片拍摄的铁律

为什么国产纪录片的解说很多呢?

纪录片,可以大致命名为「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mode,纪录片学者Bill Nichols的分类法),中外皆有,不能说这是中国独有的。也不能说优秀的纪录片就不用解说、爱用解说的就笨拙。但这的确是有历史渊源的,纪录片史我不算很熟,随便扯几句。这种画面配解说的纪录片模式,起源于三十年代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有声电影技术的发明分不开),他比较强调纪录片对公众的教育作用,用解说直接陈述总是最方便的。这种模式容易演变为采用全知的视角,用类似上帝的声音灌输创作者想让观众知道的东西。所以在三、四十年代,这种纪录片模式很快受到政府的青睐,特别是在英、美,都拍摄了不少介绍政府政策的影片,例如宣传罗斯福新政啊,鼓舞军民一心抵抗纳粹啊,效果很好。49年后中国的纪录片制作受这种模式影响非常大,它利于政府宣讲,是好用的武器。进入电视时代后,一种比较独特的类型,叫「电视专题片」的也是基于这种模式成型,至今不衰。相反在欧美,六十年代「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等流派兴起,格里尔逊模式多少有点落伍了。总而言之,解说词的多寡不是衡量纪录片好坏的铁律,也不要把这种模式和政治挂钩。中国也有许多不依赖解说词的纪录片,比如当代独立纪录片的形态就是非常多样化的。国外纪录片至今也有大量利用解说词的,还得看影片的种类和目的,不能一概而论。国内的电视台纪录片制作流程是先有主题和计划,再拍摄,再有文稿,最后编镜头。国外的商业纪录片则是先有主题和计划,再有拍摄,再剪辑,最后配文稿。这两个在流程上是有区别的,国内的制作模式是文稿先行。文稿先行的结果是画面只是拿来配解说的,但是画面要是没拍到足够符合具体某一段文稿的镜头时,这个画面只能随便找点凑合的来补了,结果就造成声画两张皮,文稿是完整的故事,画面都是些碎裂的片段,从画面上来说无法组成一个个子故事,这样的话,观众的亲临感和代入感都会被削弱得很严重!这是不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国外的制作流程是先用镜头组成一个个故事,再用解说在故事的缝隙间解释一些镜头没法说明的背景知识,这更像电视剧,更能给人以亲临感和代入感。已经说了它的历史成因了,我来说说它为什么现在还在沿用。在中国大陆各大学里文稿先行已经是所有老师抨击的靶子了,搞得我读书那会一直以为外面的电视都不再文稿先行了(读书那会看电影看片段分析就是不看电视……),但是实际工作以后,发现业界仍然很傻逼地在用着老套的模式。一、要知道,拍摄现场是没有录音的。录音机(留声机)是十九世纪末,收音机广播是1920年代,而兴登堡号事件,是1937年。很多人以为,我们现在听到的影片音轨,包括爆炸,包括记者激动旁白,都是现场录制。大错矣。现存所有的兴登保号新闻片(newsreel),都是拍毕冲洗完,最後进录音室,请配音员加配的效果。尤其是百代版,为了效果,故意作出现场「收音机现场转播效果」,其实扯淡,根本是事后的表演。二、两个版本,正好是完全两个思路:环球版,加进来了一堆现场的效果(还有人群的尖叫声),旁白清晰而冷静。而百代版,现场音效混杂,记者声音好像从收音机中传出,甚至说到哭了,用哭腔来震撼世人。我还看过一个版本,优酷上没找见,旁白单纯一句:「各位观众,你们现在亲眼目睹的,是一场历史性灾难的发生。」

亲爱的,有木有纪录片拍摄的资料?

哪一种纪录片

纪录片拍摄的铁律

什么时候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1938年 夏天,徐肖冰第一次拍摄毛泽东照片。下半年,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记录片是怎么拍摄的

所谓记录就是要坚持拍摄 ,长时间跟踪拍摄同一事物

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英语为documentary,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构性,不论是纪录人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如此。法国《电影辞典》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美国《电影术语汇编》中,纪录片的定义是这样的:“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国“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关于电视录片的定义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记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它的非虚构性,纪录片所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其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手法是纪录,而不是扮演。2战开会时的情景 和在打着仗的情景 真有人拿着个摄影机在拍,战地记者干的就是这种事纪录片要记录现实生活,展示时代脉搏和生命,展示和记录真实,但是怎么样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让纪录片被人们喜闻乐见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让更多的人看到是我们的首要目的,也是最大的困难。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怎样实现这些价值? 纪录片怎么拍人们才爱看? 这个目的太重要了,如果你是为了让别人爱看而拍的,那么要做到让别人爱看就很难。不知道这样说好不好理解。“讨好观众是必须的,观众也都挺不容易的。”但是,没有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为了这个目的而生的。。。 先打动自己,而后打动别人。。。 先打动别人,引发反思,再次打动自己。。。 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形态都应该如此。所有艺术形态的根本价值就是分享与对话

特写2-3秒、中近景3-4秒、中景5-6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而一般镜头拍摄以4-6秒为宜有些的确是实拍的

有些事电影资料

纪录片拍摄的铁律

拍摄纪录片因注意事项

纪录片在现实中常常有着自己特殊的价值!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凝聚了创作人员的智慧和辛劳,但在制作过程它同样有着它的戒律,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由实践中总结出的十四条戒律,并在他主持的电影组织中推广。在今天看来,这些纪录片观念或者有脱离时代和老生常谈的意味,但从今天的电视节目中看来,这些戒条还是有一定价值和预见性的。

1、不要去处理概括的题材。关于邮政你可以写一篇论文,但是有关一封信你就必须去拍部片子。

2、不要背离包含下列三个基本元素的原则: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

3、不要忽视剧本,也不要在拍摄时碰运气。若脚本准备周全,你的片子等于完成了,因此当你开拍时,既可以开始准备下一部。

4、不要相信凭旁白就可以讲故事,结合画面及声音才能完成此事,旁白使人不舒服,不必要的旁白更加令人不适。

5、不要忘记,当你拍片时,每个单独的镜头都是一整组镜头及整部片子的一部分。即使最美的镜头,如果不是放在合适的地方,甚至比最没价值的镜头更糟。

6、不要发明不必要的摄影角度,不当的角度只会干扰及破坏情感。

7、不要滥用快节奏的剪接方式,如果节奏越来越快,反而会像个最华丽的慢板曲。

8、不要过度使用音乐,如果你这么做,观众会拒绝去听它。

9、不要使用太过量直接的同步声音,暗示性的运用这些声音是最好的,补充性的声音才能组成最好的声音。

10、不要用太多光学效果,或把他们弄得太复杂。叠化和淡入淡出就是影片的标点符号,它们是你的逗点和句点。

11、不要拍太多特写,等到高潮时再使用。在一部结构均衡的影片中,特写的出现极其自然,但如果出现次数太多,它们便会令人窒息,并失掉它们的重要性。

12、处理人的因素及人类的关系时不要迟疑,在天地中人类与其它动物甚至机器,都是一样美的。

13、你要说的故事不要模模糊糊。一个真实的题材必须以清楚及简单的方式说出来,但是清楚与简单并不一定要把故事戏剧化。

14、不要放弃实验的机会,纪录片名声全然由实验中取得。没有实验,纪录片便失掉它的价值,没有实验,纪录片便不存在1,大多数自闭症家长不愿意被拍。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里的宝,只希望他人用欣赏、羡慕的眼光来看自己,不愿意被暴光于众目睽睽之下,让大家用惊讶、怜悯或鄙夷的眼光来看自己,看孩子傻笑、发狂、尖叫、做怪动作。你不知道自闭症孩子父母心理压力有多大!2,暴光后,对孩子有甚么好处?前两年深圳某小学产生29名家长联名逼退自闭症新生的事。在中国现在环境下,人们在怜悯之余,常常不自觉选择了躲避,生怕自己的孩子会随着学那些怪动作。自闭症孩子会被标签化,孤立化,这对部份自闭较轻的孩子而言,构成了新的障碍,妨碍他融入主流,被群体接受。我其实不是反对你拍记录片。这是1件好事,引发更多人了解、理解。我只是希望你的记录片重点在于帮助人们理解自闭儿,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接纳他们。纪录片最主要是记录下事件、时间、地点、一台摄像机在运作时要抓住关键,灵活应用,根据自己的主题和构思和画面的构图,大景,中、近景兼顾,才能拍摄好纪录片。拍摄纪录片因注意事项:

脚本很重要

再大的场面再不要紧张,紧张只会更容易出错

事先要弄清主题,弄清整个程序,还有关键人物

用一台机子是很难兼顾的,最好用二台

不需要太多的效果

不需要太多的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