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拍摄纪录片

2022-05-30 00:00
主页 > 资讯 > 专题片文章

河套文化与蒙元文化是什么关系

这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中华文化。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创造了八思巴文,用这种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文字。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河套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 年代初发现于河套南部内蒙萨拉乌苏河(即红柳河)沿岸一带,前后共发现"河套人"化石23 块,以及大量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文化年代距今约3 一5 万年,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之一。原与宁夏银川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文化统称河套文化,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后将"河套人"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为"萨拉乌苏文化",或称"大沟湾文化"。另一个单独命名为"水洞沟文化",也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蒙元拍摄纪录片

蒙元灭宋后的汉人生活

蒙元是一个征服王朝,蒙古人是汉族和中国内地各少数民族的征服者,蒙元的四等人制度是不折不扣的种族隔离制度。汉人、南人在蒙古人的屠刀下过的是牛马不如的生活,蒙古人禁止汉人、南人习武和拥有金属刀具,蒙古制度规定十户为一保,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保长,这十户的财产和女人蒙古人可以随意取用,十户人共用一把菜刀,每家娶新媳妇的头一夜是一定要给蒙古保长的,即是所谓的初夜权占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