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城市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
魏晋时期的谁编写的《禹宫地域图》和提出《制图六体》。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1]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魏元帝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五等制恢复后,获封济川侯。他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拜裴秀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2]有文集三卷。
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三国(曹魏)→西晋
河东郡闻喜县
271年4月3日
《禹贡地域图》
开创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修改官制,提议恢复五等制
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泰坦尼克号电影是怎么拍摄的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97年将“泰坦尼克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2006年5月,最后一名见证事件的女性生还者逝世,终年99岁。目前尚有两名女生还者仍然存活,但她们在意外时还不到一岁,因此不会对事件有回忆。
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台湾和香港称为铁达尼号,是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
“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船重46328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高相当于11层楼。船上不但有餐厅、酒吧、咖啡厅、游艺室和电影院,还有游泳池和健身馆。是当时一流的超豪华巨轮。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的故事拍摄的。
1 建造过程
2 处女航
3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
建造过程
泰坦尼克号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汽船的第2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游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总重46329吨 (净重21831吨) , 动力3000匹马力, 航速23~24里。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头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16个水密(不进水的)舱防止她沉没。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处女航
铁达尼号的沉没地点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顿出发,开往美国纽约。船长叫爱德华·史密斯,船长史密斯是个老航海家,已经62岁了,他本来已经要退休了,但为了“泰坦尼克”号的首航成功,才答应指挥这趟航行后再退休。于次日正午离开了南安普顿(Southampton)港, 预定渡过北大西洋, 直达美国纽约。当她即将启航时,另一艘定期航船纽约号因为水中移动的体积庞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的吸引力几乎撞上了她的船体,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启程后,泰坦尼克号先穿过英吉利海峡停泊在法国瑟堡,接纳了更多旅客,之后又停泊在了爱尔兰的昆士敦(Queenstown,皇后城),最终她载着1324乘客和892名甲板工作人员驶向纽约。泰坦尼克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位在船身较下层也最便宜,这一类的乘客身分多为计划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与一般客房的装潢摆设,其实具备与当时其他一般船只的头等舱一样的等级,许多二等舱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只上定位头等舱,却因为了这次的航行,将煤炭能源转移给泰坦尼克号而作罢;一等舱是整艘船只最为昂贵奢华的部分,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几位名人就在这趟旅程上。较为有名的是当时的百万富翁(理论上是以英镑或是以美金计算)约翰 雅各布 和他的妻子,企业家Benjamin Guggenheim,梅西百货公司的老板Isador and Ida Staus, the “不沉的”Molly Brown and others. 而白星邮轮的主管级人物 J. Bruce Ismay 以及总设计师汤玛士.安德鲁 Thomas Andrews 也在这艘船的头等舱旅行。
电影拍摄前,造了船头。其他是靠电脑特技来完成的。在一个大水池里拍的,用了很多特效。拍摄初衷
泰坦尼克号正在沉睡中灭亡
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客轮,在由英国南安普敦驶往美国纽约的首航途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入海底,船上1500余人丧生。后来的电影《冰海沉船》和《泰坦尼克号》都反映了这一事件。国家地理频道表示,最近的一系列科学考察发现,泰坦尼克号船身结构日益脆弱,50年后,它很有可能分崩离析,所以摄制组将赶在泰坦尼克号彻底毁坏之前,近距离拍摄下它在海底沉睡的样子,以供后来人了解这艘沉船在大西洋海底的生活。他们已经将拍摄日期定在了今年的6月7日,1985年在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发现该船遗骸的罗伯特·巴拉德博士将参与这次拍摄工作。
拍摄计划
在3660米海底拍摄1小时
按照国家地理频道的拍摄计划,当地时间6月7日晚9点,巴拉德将率领一个科研小组潜到距水面3660米的海底,国家地理频道的摄像师将跟随他们,进行长达一小时的拍摄工作。节目筹划小组为该纪录片起名为《重返泰坦尼克号》。同时,美国广播公司著名电视记者杰·斯加德勒将带领另一个摄制组搭乘轮船停留在附近海域,斯加德勒将随时与巴拉德通话,了解他们所在的位置。
据了解,早在1985年泰坦尼克号残骸刚刚被发现时,巴拉德就应国家地理频道之邀,制作了特别节目《我们是如何发现泰坦尼克号的》,一年之后,双方再次协作,录制了纪录片《关注泰坦尼克号》和《泰坦尼克号的秘密》。今年年底,巴拉德和国家地理频道的工作人员要联名推出一本书,纪录《重返泰坦尼克号》这个节目的拍摄过程。
巴拉德表示:“近20年之后,我能再次到海底去看泰坦尼克号,真觉得很激动。除了录制节目以外,我们还想调查这条船最近不断损坏的具体原因,观众们通过这个节目会了解泰坦尼克号的昨天和今天,可以感悟到时间的流逝对世界的影响。”信报记者唐峥/文
谁毁了泰坦尼克号?
罪魁祸首:游客和垃圾
据近期参观过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游客介绍,该船著名的桅杆瞭望台(也就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员发出“前面有冰山”警告的地方)已完全消失;该船沉没时乘客们聚集的船尾楼也已倒塌;甲板上也出现很多裂洞,不少金属墙壁已完全消失,有食铁习性的海洋微生物正在把船体钢板上部件变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褐色“钟乳石”,并向其他多处地方快速蔓延。有些专家指出,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被毁成这个样子,完全是世界各地游客所赐。船只残骸周围都是人们留下的“纪念物”,像啤酒瓶、汽水瓶、绳子、链条、捕捉网等垃圾随处可见,它们频繁“登陆”此船甲板也是令船体变得越发脆弱的原因之一。
相关链接
航海史上最大灾难:1500人丧生
1912年4月12日,一艘长900英尺的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撞到冰山,很快沉没在纽芬兰附近海域,致使1500人葬身鱼腹。这次沉船事件,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震惊了世界。
电影《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
后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很多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改编的电影包括《冰海沉船》和《泰坦尼克》。《泰坦尼克》制作庞大,由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影片以沉船时间为背景,讲述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赚了不少人的眼泪。
国家地理频道:曾获800多项大奖
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节目的核心提供者是国家地理电视。国家地理电视拥有36年的制作经验和辉煌业绩,其制作的节目曾获得过800多项业界大奖,其中包括122座艾美奖,制作水准毋庸置疑。
国家地理频道由国家地理电视、美国福克斯娱乐集团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合资而成。秉承国家地理学会“增进并传播地理知识”的宗旨,国家地理频道致力于探索发现、环境保护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推广工作。其黄色长框标识已成为探险发现的代名词并广为人知。迄今为止,该频道的节目已用26种语言、在146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在中国内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与我国40多家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两档节目。这些节目均为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节目中的精华之作,它们以其卓越的品牌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感染并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内地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