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拍摄的纪录片(淘淘金丝猴纪录片)

2022-12-03 00:00
主页 > 资讯 > 专题片文章

关于动物的纪录片

“野性中国”工作室和奚志农简介

野性中国工作室(WildChina Film)是由一批致力于拍摄中国最好的野生动物及自然历史题材影像的专业人士合作创立的机构。她的宗旨是抢救性地记录中国的濒危物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提高公众和政府的自然保护意识,推动中国自然历史题材影像的发展。

奚志农简介

奚志农自幼喜爱动物,尤其爱鸟。1983 年,他经中国著名鸟类学家傅桐生教授引荐,参加了科教片《鸟儿的乐园》的拍摄,并确立了用镜头去记录野生鸟类的志向。

1989年至1990年,在昆明教育电视台期间, 拍摄了《母亲河在呼唤》、《心声》等有关环境保护的专题片,唤起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

1990年至1991 年期间,奚志农作为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组的摄影师,先后进入滇南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滇西北的独龙江拍摄野生动物。1992年他的作品《雾海绿洲》获首届中国电视节目评选展播一等奖及摄影奖;1993年他的另一部作品《懒猴》获当年中国电视奖飞跃奖一等奖。

1992年至1996年,六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鲜为人知的滇金丝猴珍贵的野外镜头。

1995 年,奚志农为制止云南省德钦县对1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的商业采伐计划,在环保作家唐锡阳的帮助下致信国务委员宋健,并通过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向社会发布滇金丝猴栖息地受到威胁的紧急消息,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最终制止了德钦县的采伐计划。

1996年5月,奚志农应邀加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1997年底,他第一个深入青海可可西里报道"野牦牛队"保护藏羚羊的事迹。以及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急状况,他所拍摄的影像在藏羚羊保护宣传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

1998年当选《中国摄影》优秀摄影师。

2001年荣获英国BG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大奖。作品发表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BBC野生动物》、《美国国家地理》、《德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期刊上。

2002年,奚志农成立“野性中国”工作室,致力于记录中国正在消失的野性自然,努力推动中国自然影像记录的发展。奚志农历时近十年拍摄的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获得了英国 “自然银幕电影节”(Wildscreen Festival)“TVE奖”。这是中国影片首次在这个电影节上获奖。

2003年8月,在日本富山市举行的日本国际野生动物电影节上,奚志农应邀为大赛评委,《追寻滇金丝猴》荣获 “亚洲最佳影片奖”。

2004年6月,奚志农被聘请为浙江省首届野生动物摄影大奖赛评委。

2004年6月,奚志农被云南省环保局聘为“云南省环境大使”。

2004年10月 奚志农出任佳能专业产品EOS1D Mark II代言人。

2004年12月 奚志农创办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2004年12月 奚志农被评为2004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

《迁徙的鸟》《微观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迁徙的鸟》很感人的!

《白色星球》,关于北极的纪录片,佳片有约播过。

那头小豹子是不是叫“托托”?【推荐】那些好看的纪录片、纪录电影

动物世界 www.cctv.com

美丽中国的拍摄过程

该纪录片历时4年拍摄,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拍摄最珍贵的精彩镜头,立体展现中国不为世人所知的魅力。其中不乏以前从未成功拍到的片段,如藏羚羊在交配期的打斗行动、秦岭野生金丝猴、云南亚洲野象、世界第二小的蝙蝠、扬子鳄孵化过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转场、野生大熊猫交配等等。展现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奇异植物、自然风景以及民风民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超过80%的影片拍摄都是在野外采用传统观测手段。这些区域多为中国最为偏远的地方:告别了生物学家,摄制组成为了近100年来首次抵达西藏最为偏远的北部草原——羌塘保护区的人类。经过了从拉萨出发后经过5天的行程,摄制组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海拔5000米、-30°C的条件下拍摄发情期的藏羚羊。经过7天,摄制组成功地拍摄到了两头雄性藏羚羊之间的角斗。

在秦岭两次尝试拍摄野生大熊猫失败后,摄制组转到另外的一处保护区——长青自然保护区,在此,摄制组拍摄到了冬季大熊猫的活动,并首次完整记录到野生大熊猫的求偶和交配活动。

制片人Kathryn Jeffs和摄影师PaulStewart前往云南西部偏远的高黎贡山,经过3个小时的搭乘牛车,抵达山脊处,拍摄到了森林的鸟瞰画面,以及一群短尾猴在树冠上觅食的画面。另一组镜头罕见地展示了一群白马鸡进行群集展示,但却被扰乱而终止。

使用特殊技术拍摄的一些镜头画面:

在蛇岛拍摄一只金丝雀逃离中亚蝮的捕食时,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了画面速度降低了80倍的镜头。红外照射被用于黑叶猴和扁颅蝠的拍摄中。热成像摄影机在拍摄滇南魔芋时被使用。由于一些行为难以在野外拍摄,遂采用特殊手段拍摄的有 :

扁颅蝠和竹鼠的拍摄也是在摄影棚内采用地下透明玻璃管道拍摄完成。

摄制组与当地保护区达成协议,从宣城繁育中心取走扬子鳄卵,采用人工巢穴以拍摄孵化过程。

红腹角雉的求偶行为是用一对在英国饲养的红腹角雉所拍摄的,野外的红腹角雉因备受捕猎威胁而相当难接近。

珠穆朗玛跳蛛在珠穆朗玛峰捕食的特写镜头因摄像机过重的原因而无法在野外完成,而改于摄影棚内完成。